最忆是杭州(1/2)
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。千百年来,从白居易到苏东坡,从西湖到大运河,杭州的长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进胜。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,电子商务蓬勃发展,在杭州点击鼠标,联通的是全部世界。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,山明水秀,晴好雨奇,浸透着江南韵味,凝结着世代匠心。
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,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、风土人情,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。在中国,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很多,在过往几十年经历了大发展、大变更,许很多多普通家庭用勤劳的双手转变了自己的生活。这一点一滴的变更,集合起来就是磅礴的气力,推动着中国发展进步,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过程。
——《中国发展新出发点全球增长新蓝图——在二十国团体工商峰会揭幕式上的宗旨演讲》(2016年9月3日)
延伸浏览
“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荣。”杭州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,五代十国时即为吴越国都邑。良渚文化、吴越文化、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,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,不仅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,而且成绩了很多文人墨客。白居易一生作诗3600多首,其中写西湖山水的诗就有200余首。他捍湖浚湖、重疏六井,使市民能够近湖而栖、安居乐业,也奠定了西湖“三面云山一面城”的格式。苏东坡不仅留下了佳肴“东坡肉”,留下了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适宜”的名句,还将葑草淤泥善加利用,筑成一道横贯南北的长堤。堤上建六桥九亭,遍种桃柳芙蓉,让西子湖变得美不胜收。杭州的历史,是一部因西湖而成名的历史,也是一部因京杭大运河而兴的历史。由于处于海运和内河航运方便的地位,杭州自古就商贸往来繁荣,南宋时代就已经发展成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。今天更成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,浙江全省的经济中心、文化中心、科教中心。
2002年,习近平开端主政浙江。在接下来的近5年时间里,他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可以说,习近平既是杭州点滴变更的见证者,也是杭州大发展的推动者。2003年,习近平担负省委书记不久后,就到杭州进行专题调研,请求推动文化大省建设。随后,他在《浙江日报》的特点栏目——“之江新语”中,以“哲欣”为笔名发表《加强对西湖文化的掩护》一文,指出“西湖的四周,处处有历史,步步有文化”,强调“杭州应在掩护文化遗存、延续城市文脉、弘扬历史文化方面,施展带头作用,做得更好”。西湖免费开放后,他又三次向西湖治理部分提出建议:一是西湖边的公共厕所应24小时免费开放;二是在游船船头应增设橡胶轮胎,以免游船经过期损伤桥洞;三是景区长椅的布局,应保持必定的间距。他考虑到“西湖边的恋人很多,假如椅子之间间隔太近,恋人们反而会感到不自在”。习近平对杭州调查研究之仔细,由此也可见一斑。
“善治病者,必医其受病之处;善救弊者,必塞其起弊之原。”当世界经济进进“新平庸”时代,怎样才干重新激活这“一池春水”?在二十国团体工商峰会揭幕式上,习近平以杭州为例讲述中国的大发展、大变更,不仅给世界吃下了一颗“定心丸”,同时也寄语二十国团体,“一点一滴的变更,集合起来就是磅礴的气力”,只有联起手来,才干“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国民”。
假如说2015年的二十国团体领导人安塔利亚峰会,是要对世界经济进行一次精准把脉,那么,2016年的杭州峰会,则是要为世界开出一剂标本兼治、综合施策的药方。对此,习近平提出了四个要害词:创新、开放、联动、包容。这一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“中国方案”,之所以能提振世界经济的信心,博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共叫,原因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:中国提倡的新机制新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