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的中国茶缘
“国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”用这句中国古诗来形容中巴关系再贴切不过了。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,但浩瀚的太平洋没能禁止两国国民友爱来往的过程。200年前,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。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展览会上,巴西生产的茶叶博得了广泛赞誉。中巴国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诚挚情义,恰似中国茶农的辛苦劳作一样,种下的是盼看,收获的是喜悦,品味的是友谊。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曾旅居巴西17年,在他居住的八德园画出了《长江万里图》、《黄山图》、《思乡图》等传世珍品。
——《弘扬传统友爱共谱合作新篇——在巴西国会的演讲》(2014年7月16日)
延伸浏览
一说到“桑巴国家”巴西,不少人都会联想到咖啡。然而,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事实是,这个“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”最早的国饮,是和咖啡同为舶来品的中国茶。
巴西与茶叶结缘甚早。1812年至1819年期间,一批来自中国内地、有着丰富种茶经验的茶农经澳门来到巴西里约热内卢,进行茶叶种植。中国茶农在里约热内卢的蒂茹卡获得了一片特别授权的土地,精耕细作中国茶叶。他们不仅在巴西成功试种茶叶,还把种茶和制茶的技艺传授给巴西国民,让巴西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除中国、日本以外的第三大种茶国。2016年里约奥运会揭幕式,有一段浮现中国茶人来到巴西的表演,原型便是这段历史。
在中国茶农的赞助下,巴西的种茶业蓬勃发展,种植领域也从里约热内卢扩大到多个地区,生产的茶叶不仅满足了巴西国内消费的需求,还成功打进了国际市场。当时,巴西的上流社会都以饮茶为时尚,茶也一度成为巴西的国饮。在1873年的维也纳展览会上,巴西生产的茶荣获第二名,仅次于中国茶。
如今,在里约热内卢的蒂茹卡国家森林公园里,还有一座观景台,名为“中国亭”,是当地的著名景观,就是为纪念曾经在这里种植茶叶的中国茶农而修建。在风靡全球的影片《里约大冒险》中,还有“中国亭”的身影。
中国著名画家张大千曾旅居巴西17年,在圣保罗市郊修建了一座名园——八德园。1953年初到巴西时,张大千在暂居的朋友家四周山坡散步,见到眼前风景颇似故乡成都平原,于是买下这片地,花3年时间修建了总面积14.52万平方米的中国庭园格式的园林。取名“八德园”,与园中多柿树有关。唐朝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中说柿有七德:一长寿,二多阴,三无鸟巢,四无虫,五霜叶可玩,六可娱嘉宾,七落叶肥大可供临书,再加上张大千所说的:柿叶煎水可治胃病(一说可进画),共八德,故将此园称作“八德园”。
巴西有句谚语,友谊就像葡萄酒一样,时间越久越好。中巴的友爱往来,正印证了这一点。习近平回想两国国民交好的历史,并以中国茶农的辛苦劳作,比喻中巴国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诚挚情义,形象隧道出了“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”这个道理。
回想历史,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。一个细节,足以反响中巴两国关系持续“升温”:习近平抵达巴西时,巴西以骑兵马队护卫习近平出席欢迎仪式,这在巴西已多年未见。习近平2014年的拉美之行,是他担负国家主席之后“第二次到拉美和加勒比走亲访友”。访问首站就是巴西,同样足见中国对巴西的器重。而在演讲中,习近平感动人心的故事、赤忱相待的真诚,也让他在巴西国会成为迄今博得“最多掌声”的外国领导人。>
本章已完成!